蘇貞昌陷入危機

作者: 美麗島電子報專欄文章作者: 美麗島電子報 | 社會觀察 – 2012年12月3日 下午4:00

政治文化評論家南方朔,日前引用《經濟學人》一篇「Mr.Ma the bumbler」的文章,批判馬英九的問題「不是笨,而是壞」。如今,看著蘇貞昌籌辦歷時六個月的「中國事務委員會」,在推出後兩天就幾近夭折,如果深入挖開整個事件的發展經過,只能說,蘇貞昌與馬英九還真的是「難兄難弟」。因為,他不只笨,還很壞。過去半年多,有位最大在野黨的大廚,總是一再告訴大家,他正在慢火精燉一鍋兩岸大菜,而且千叮嚀、萬交代,菜要好吃的秘訣是「不急」,只要火侯對了、時機恰當了,自然會把菜端上桌。當大家都快餓昏了,焦急的敲著桌上的杯盤時,這位自許為「桶箍」的總舖師,在燉煮的過程中,乾脆先來段「上菜秀」撐場面,把多年好友「老謝」請到一旁,煞有其事地偷偷告訴對方,這鍋菜最後要邀請他擔任「開鍋儀式」的主持人,講得口沫橫飛、天花亂墜,甚至還與對方做了「某種承諾」,連「桶箍」身邊的幹部們都信以為真,完全不曉得這位「桶箍」的目的,只是要利用老謝來發揮「磁吸效應」,把黨內大老都「箍過來」。結果,在準備上菜的前兩天,這位總舖師忽然把戲棚旁枯站半年的老謝叫來,用科技業老闆宣告「放無薪假」的口吻,告訴對方「開鍋主持這檔事,還是我來吧」,「至於你,誰叫大家對你都有偏見呢?乾脆這樣,你先去休息一陣子,等有活幹了,我再通知你來上班。」要對方死了心,別再幻想當主持人。兩天後,開鍋儀式如期舉行,演了半年戲的「桶箍」,正式宣布「主菜」就是他本人,讓等開飯的人簡直是看傻了眼,紛紛跳出來批判他根本是「好好一張牌發壞了」、「好牌打到輸」、「三敗之局」。但此時,這位「桶箍」還篤信「大船出港,跟不跟隨你」的道理,自顧自的在桌上擺了七至九張的「委員」紙糊名牌,還吩咐底下人放話「叫名牌上的這些人,準備自動來吃飯」;然後,再信心滿滿的親自催促大伙趕緊上桌,而且還上電台嗆明「想吃中國菜,就去隔壁攤,別來我們這家!」還暗示菜就是這一道,不吃就準備餓死,把好好一頓家族團員的飯,搞得像是在兜售「黑幫兄弟菜」。沒想到,一堆人才聞到味道,就趕緊掩鼻而去,妙的是,不只老謝嚥不下這口飯,連與老謝不太對盤的老游,也看破手腳拒絕上桌扮仙,讓這位「總鋪師」的招牌,立刻被冠上「背信」的標籤,也終於讓「桶箍」驚覺面臨倒店危機。好巧不巧,這時有家媒體,把整段事實寫了出來,甚至連「桶箍諷老謝:想吃中國菜就去隔壁攤」都抓出來寫成新聞,讓這位「桶箍」當場惱羞成怒,公開把破壞家庭和諧的罪全推給了媒體,想藉此呼喚眾叛親離的好友們「都是媒體在挑撥離間,趕快回來吃飯吧」,完全沒意識到,就算把媒體找來當代罪羔羊,也終究無法改變自己是「背信桶箍」的事實。這段故事,聽起來很荒謬,荒謬到令人無法想像,怎麼可能會有一位專做破壞團結、獨營一己之私,卻又自稱為「桶箍」的人呢?但如果把過去一個禮拜的新聞都看完,會發現原來台灣的政壇上,還真有這樣一位既笨又壞的「桶箍」。撇開以上故事,回到現實來說,蘇貞昌在搞砸「中國事務委員會」後,儘管他仍嘗試透過推出一份「看起來沒那麼失敗」的委員名單,來證明自己沒有輸,但從這一役的表現來看,他不僅證明自己已經不可能將「桶箍」的角色扮演好,更從此被貼上「關門派」的標籤,讓整個黨中央在處理中國議題時,走入「不求前進,只求不失分」的黯淡前途。曾擔任國家副總統的呂秀蓮,近日公開對蘇貞昌的作為表示感嘆說,成立「中國事務委員會」,原本可以是影響台灣前途的事情,結果蘇貞昌卻把牌「發壞了」。這席話,所說的就是蘇明明掌握開啟民、共和平發展交流的鑰匙,結果他卻自我限縮,以派系權鬥的思考,來處理大是大非的問題,因而落得「黨輸、自己也敗」的局面。至於謝長廷,在錯失擔任中國事務委員會召集人的機會後,確實受了不小的傷。但在蘇貞昌刻意將民進黨的兩岸路線「二元化」之後,站在開明派光譜上的謝長廷,勢必將繼續延續維新路線,推動民、共交流,打破國民黨壟斷的兩岸專利,透過各種層次的不同方式,與中國政治、庶民展開交流。不可諱言的是,在缺乏黨背書的情勢下,謝長廷的維新之路必然會是危機四伏;黨內獨派的緊迫盯人,更可能讓他面臨兩面作戰的困境。但在整體國際局勢的推動下,若謝能從中闢出一條禁得起考驗的兩岸蹊徑,聲望必將大幅提升,政治生命的延展將難以估計。不僅如此,明年之後,陳菊、賴清德等人都可望陸續登陸訪問,「交流派」的質與量大量湧出,讓前往中國不再是民進黨的禁忌。屆時,不願正面迎向中國,並且已透過「中國事務委員會」向對岸傳達「惡意」的蘇貞昌,為了擺脫孤芳自賞的窘境,恐怕又將出現立場搖擺不定的政治危機。同時,黨內派系整合失敗的蘇貞昌,從原本企圖把大家「箍在一起」,變成「自己把自己困住」,領導威信遭遇嚴重挫敗。所以接下來,預料他將以派系利益交換方式,盡可能彌補大老出走的遺缺,為出師不利的委員會做好損害控管。同時,以投機政客的習性來看,未來當蘇貞昌發現自己已經不再有能量對兩岸事務置喙時,必然會透過黨內獨派「自然而然的內控機制」,對謝長廷等人展開強力制約,以免主席光環持續流失。另一方面,則會透過名存實亡的「中國事務委員會」,每兩個月發表一次對中國的態度,用主席之姿告訴外界「民進黨還是我說了算」。只是,權力就是這麼一回事,當你愈拚了命想壟斷一切力量,力量就反而會從指縫中流失。目光只有眼前三公分的蘇貞昌,在中國事務委員會這一局想的是什麼,已經不用再贅述;但是,假如未來一年半他仍持續用這種「小我」心態,來處理「大我」的問題,現在就可以大膽預估,這種「桶箍」不只無法取得主席連任,二O一六更將再次出局。【作者吳子嘉 / 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】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