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勝雄痛批 政策寒酸又反商

作者: 記者譚淑珍╱台北報導 | 中時電子報 – 2013年7月12日 上午5:30

工商時報【記者譚淑珍╱台北報導】

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昨(11)日憂心地指出,我國陷入三大困境,包括一、提振景氣政策的寒酸與動能不足;二、仇富反商式的追求公平正義;三、「2%否決98%」無限上綱的勞動與環保政策。三大困境導致社會對政府的施政產生無比的信任危機。

許勝雄呼籲總統馬英九,未來的三年任期,是台灣的關鍵三年,應積極展現強有力的經濟掌舵,以及改變現狀的決心。

工總昨天發表「2013年政策白皮書」,共計提出262項建言,此次建言數是歷年最多。許勝雄表示,近期內,他將率理監事分赴總統府與行政院呈遞白皮書。

對於我國當前經濟困局,許勝雄直言指出,韓國總統朴槿惠一上任即大手筆投入27億美元來推動「創新經濟」,反觀我國行政院提出的「提振景氣措施」,5年投入不到新台幣15億元來激勵創新創業,顯現出政策面的「寒酸」。

而且動能不足,他說,提振景氣措施中,沒有對台灣未來研發有任何的檢討、探索與設想,但韓國過去20年來投入研發經費年年逾國內產值(GDP)的16.6%,這也是韓國許多產業在亞太及全球市場能超越日本的主因。

第二個困境,許勝雄說,仇富反商式的追求公平正義,使得政府租稅體制已淪為純粹以財政為目的的徵稅工具,不再是以推動經濟發展為基調,不再是要把餅做大,「甚至是藉由證所稅、奢侈稅的課徵,極力將社會資金逼出境」。

讓許勝雄憂心的第三個困境,是勞動、環保、人權等團體的權利被無限上綱,再加上主政者的卸責,不但產生「2%否決98%」的決策結果,既讓產業發展,乃至社會進步及國家成長都全遭其綁架。

面對困境,許勝雄也提出三大建言。一是要搬開人力與土地取得障礙,應依據產業發展需求調整無論是白領與藍領人力的引進。

二是,環評制度與政策應全面的改革。許勝雄直言,重大投資案,應由政府一肩扛起政策的責任,不能把責任「丟」給環評委員會。

三是,重修「財政收支劃分法」,提高地方政府稅收分配比率,許勝雄說,以現行的財政收支法,地方無法感受到企業在當地投資的效應,甚至衍生出地方「反商」,只有讓地方也能享受到經濟成長的成果,才能鼓勵地方政府推動產業與擴大招商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