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評-當選會是更大失敗的開始

作者: 本報訊 | 旺報 – 2013年7月23日 上午5:30

旺報【本報訊】

同額競選的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結果揭曉,競選連任的馬英九獲得20萬2750票,得票率91.85%,而黨員投票率則為57.86%。如果僅從數字上來觀察,選戰結果並不壞,黨員投票率竟然是馬參選三屆中最高的一次,當年競爭激烈的馬王對決,投票率也僅5成。2009年的黨主席選舉,馬英九剛當選總統,氣勢尚旺,得票率時為94.18%,和人氣急遽下滑、支持度與信任度低落,社會氛圍極差的此時相比,竟然也不過是兩個百分點的得票差距。這個結果,明顯和社會大眾的猜測、輔選幹部的評估,甚至馬英九本人的預期都有一定的落差,似乎不容易解釋。

組織部門的強力護盤,忠誠黨員的危機意識,中壯世代的表態力挺,主席本人的勤於懇託,應該都是催票固票成功的原因。然而,如果馬英九將此結果理解為國民黨員期待黨的團結,尚有一定道理,如果將此票數當成是對其個人的向心力與支持度,恐怕不但有很大的誤會,更會產生對馬英九本人,或是國民黨本身極其不利的效應。遺憾的是,從選後馬親信幕僚的「黨內共主說」看來,這樣的危險信號已經顯露,值得國民黨內的有識之士注意。

自1998年以來,15年內,馬英九在2次台北市長、3次黨主席和2次總統大選中獲勝,始終立於不敗之地,放眼台灣政壇,可說無人能出其右。然而自2008年當選首任總統以來,馬英九的政治生涯就開始走上了盛極而衰的道路,到了2013年的此時此刻,支持群眾離心離德,庶民百姓怨聲載道的困境已經難以扭轉,更不會因為黨主席的連任而能有所改變。

針對馬英九施政的失政,各界評論甚多,然而究其根本原因,在於馬英九是國民黨保守體制下,在長輩呵護、栽培、提攜下成長的政治菁英。馬英九在國民黨保守體制下受到哺育,絕對是這個體制裡的好學生、模範生,但這個體制所無法教育他的是如何因應金融海嘯、經濟衰退、貧富分化、人口老化、氣候變遷、能源枯竭的遠見、信念與知識,無法啟發他的是如何與基層庶民同呼吸、共命運。而他個人的性格,流於重視細節,而缺乏宏大格局,因此,在這些主客觀因素交互作用下,馬英九對於新時代的脈動缺乏洞見,對新議題的挑戰拙於面對,對於基層小民的心聲感情難以體察,無法呼應。這樣的政治領袖,或許在個人操守與作為上能夠達到「清廉、勤政、愛鄉土」的標準,或許也可以成為盛世守成的明君,但卻斷難成為亂世中開拓新局、振衰起敝的中興英主。

當然,馬英九也一直想要改革國民黨的體制,可惜的是,缺乏大方向、尤其缺乏新時代所需要的新政治價值的他,並不真正知道要把國民黨帶到什麼方向上去,他所從事的,往往只是枝微末節上的調整,例如在中常會上安排中常委、黨代表詢答,或是技術層次上的規畫,例如搭建黨政平台等等。

正是由於價值不清、方向不明,馬英九所高唱的改革總是虛無飄渺,也無法引起共鳴,他所訴求的團結,也只能窄化成對他個人的支持。眾所周知,馬英九想逐步革除黨內的黑金派系成分,但是馬英九並未能帶領全黨開拓新的社會基礎,爭取新的支持群眾,以至於總是搖擺在與派系合作或切割之間,既根除不了毒瘤,刷新不了形象,卻又開罪了盤根錯節的地方利益集團,如此,只能使國民黨陷於危險境地。他想要拔擢新的人才,卻很難爭取到、也未能真正培養那些有見識,有信念,有社會穿透力的新血,受到重點栽培的往往是那些唯唯諾諾、因循保守的官僚型、侍從型人物,甚至是貪瀆者如林益世、賴素如等之流。

過5成的投票率、破9成的得票率,馬英九在當選連任後可能過了喜悅與輕鬆的一晚。但第二天醒來,國民黨並無法自動脫胎換骨,他的權力基礎也不可能一夕之間重新強固。如果馬英九仍然不知道自己之所以勝,又之所以衰的原因,這一次的獲勝,將是他更大失敗的開始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