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論:總統奔台指揮救災

作者: 本報訊 | 台灣立報 – 2013年8月22日 上午12:16

總統馬英九的賀誼專案,提前結束。原因是,潭美颱風襲台,希望「趕回來跟大家同甘共苦」。

潭美颱風,是輕颱。雖然災情勢不可免,但一個輕颱就讓總統改變外訪行程,只能說「政治颱風」效應遠比氣象局的科學更有威力。

災害應變中心,包括行政院長在內的百官都已經排排坐,還需要總統行程急轉彎坐鎮指揮?

事有輕重緩急,行政體系自有權責對應,如果凡事都要總統站到第一線,甚至讓總統行使的外交職權提前結束,豈不像病患只要有大小感冒,一律跳過診所、醫院,逕送台大、榮總教學醫院?

馬英九說得對,這個動作,與其說是「救災」,倒不如說是一個政治宣示,為的就是「趕回來跟大家同甘共苦」。

在媒體政治氾濫的年代,馬英九的考量無可厚非,但這恐怕也暴露了台灣當前「治理超荷」的危機。

如果任何事,都可以無限上綱,總統必定淪為眾矢之的。馬英九的尊重體制說,只會招來更多「切割」、「無能」、「欠缺政治敏感度」的批評。

問題在於,如果凡事都要總統出面,則所有的社會矛盾,也等於只有他一人能解。難就難在,總統也是凡人肉身,任何事皆為天下先的結果,必定左支右絀。總統多次被拍到精神不濟的畫面,並不叫人意外。

更嚴重的是,如果總統永遠都在第一線,以政治意志指揮行政機器的結果,則也會讓文官陷入愈來愈消極保守的惡性循環,而這也是台灣屢見不鮮的畫面。

但別只怪馬英九。政治秀所導致的治理負荷,也讓總統身不由己。面對媒體,馬英九也經常陷入動輒得咎,父子騎驢的窘境,永遠在過與不及之間被「責罵」。「打馬成風」,相當程度也是媒體民粹主義氾濫的寫照,於是乎,總統愈想討好止謗,愈容易變成樣樣做,樣樣錯,因為批評的放大鏡只要短線話題,過了今天,誰管明天?

潭美颱風把總統吹回台,正反映了台灣如何陷入超荷治理的政治漩渦。就算總統換做他人,亦難跳脫。

……..原文連結按這裡